心理學將學習定義為經驗所造成的「相對永久的行為改變」。舉個例子,你懂得將事件甲與結果乙連結,你所懂得的就是預期。科學家也知道,我們對於以後會發生的事情的預期,有可能影響我們自己以及他人的行為,而且也確實經常影響。

舉個例子,我們看看心理學最古老的問題之一:先天還是後天。我們之所以會有某種能力或行為,是因為先天(我們的生理機制),還是因為環境(學習)?

實驗「預期」對人的影響力

為了研究這個問題,羅伯特.崔恩(Robert Tryon)以食物作為酬賞,訓練一群老鼠走迷宮。他將走迷宮時犯錯最少的老鼠互相配種,繁衍出「通曉迷宮」的新一代老鼠。他也將犯錯最多的老鼠互相配種,製造出「不懂迷宮」的老鼠。

崔恩表示,歷經幾代的選擇性育種,先天(遺傳學)對於老鼠行為的影響最大。通曉迷宮的老鼠,在走迷宮的過程中所犯的錯誤,遠少於不懂迷宮的老鼠,因為遺傳學改變了牠們的大腦,以及牠們的思考能力。

然而哈佛大學的一位研究人員卻發現,崔恩的實驗設計有誤,而且他認為造就實驗結果的並非育種或遺傳學,而是實驗設計的錯誤。問題在於安排老鼠走迷宮的人,知道哪些老鼠「通曉迷宮」,哪些「不懂迷宮」。

在漢斯效應的影響之下,研究人員的預期,也許在無意間影響了他們對於資料的解讀,因此會覺得通曉迷宮的老鼠,表現比不懂迷宮的老鼠更好。畢竟能決定「錯誤」是什麼、判斷一隻老鼠犯了多少錯誤的,還是人類。

羅伯特.羅森塔爾(Robert Rosenthal)與克米特.福德(Kermit Fode)探討研究人員的預期,是否是導致老鼠行為差異的原因。

他們進行一項非常簡單的實驗,安排一群學生讓老鼠走迷宮。研究人員對一組學生說,這些老鼠「通曉迷宮」,而且是類似崔恩所設計的選擇性育種的產物。研究人員也對學生說,這些老鼠會順利走出迷宮,而且很快就能摸清迷宮的路線。

與此同時,研究人員告訴另一組學生,這些老鼠是刻意被培育成「不懂迷宮」,而且很難摸清迷宮的路線。但其實這些老鼠根本沒有經過選擇性育種,只是普通的老鼠,隨機分配給兩組學生。

然而學生接連幾天密集測試老鼠的結果,卻與崔恩發表的研究結果非常相似。所謂的「通曉迷宮」的老鼠,表現遠勝於「不懂迷宮」的老鼠,所犯的錯誤也少得多。

所以究竟是怎麼回事?羅森塔爾與福德表示,這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。預期老鼠能順利走出迷宮的學生,在判斷老鼠是否走入死巷(犯錯)時,比較願意從寬認定。而給不懂迷宮的老鼠打分數的學生,也許看見老鼠在死巷附近猶豫了一下,就認定老鼠犯錯。

有時候你看見的,就是你所預期的。

打造幸運體質的4個思維

預期會影響我們每一天的行為,也會在無意間影響我們身邊的人的行為。我們很難爬梳預期的影響,因為我們常常根本沒意識到自己的預期。這樣說來,是不是我只要預期自己在某個情況會幸運,我就會幸運?

幸運能不能教?英格蘭赫特福德大學心理學教授理查.懷斯曼認為,這幾個問題的答案都是「是」。懷斯曼研究運氣,他尤其好奇,為何某些人相信自己是幸運的,有些人卻堅信自己毫無運氣?這兩種人有何不同?是遺傳嗎?還是世界觀?還是他們所處的環境?

懷斯曼提出4項幸運原則。原來預期自己會成功跟學會專注,都能讓自己更幸運。

他的「幸運學校」致力於傳授這些原則,教導學員改變自己的運氣。他輔導過一些神奇的成功案例,將不幸之人變為幸運。懷斯曼說,下列是幸運之人普遍會有的思考方式:

  1. 幸運之人會在人生中創造偶然的機會,也會察覺(留意)機會、把握機會。比起不幸的人,幸運之人更會注意到這些偶然出現的事件。
  2. 幸運之人會信任,也會依從自己的直覺。他們「跟著感覺走」,運用既有的知識,循著直覺預測未來會發生的事,也會聽從直覺的預期。
  3. 幸運之人相信自己會成功,會達成目標,而且他們對於未來的預期,也能助長他們的好運。
  4. 幸運之人在不幸的時候,也就是遇到不好的事情的時候,會從自己犯的錯誤學到教訓,也會依據這個經驗,調整對於未來的預期。他們也有能力依據調整過的預期,在下一次將厄運化為好運。

在我們理解周遭事物的過程中,預期與注意力是密不可分的,所以研究人員有時候認為這兩者是同樣的東西。

 *本文摘選自晨星出版《誰說運氣不科學!

書籍簡介


《誰說運氣不科學!利用科學剖析運氣,打破你對運氣的迷思,才能運用思維與信念,把握眼前的好運!》

作者: 芭芭拉.布萊奇利 Barbara Blatchley
譯者: 龐元媛
出版社:晨星
出版日期:2024/02/06

作者簡介
芭芭拉.布萊奇利 (Barbara Blatchley)

艾格尼絲斯科特學院(Agnes Scott College) 的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教授。她的研究重點是聽覺感覺生理學,2018年著有《統計學背景》(Statistics in Context)一書。


責任編輯:陳瑋鴻
核稿編輯:倪旻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