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年是一個很特別的發展時期,伴隨而來的是對老化特有的限制與機會,但它也可以是你人生最重要的階段。願意的話,你可以在晚年做相當多的改變。

有些人認為老化是一連串惱人的過渡時期,許多我們過去以為理所當然的事,都不再理所當然了。但如果你只把焦點放在你的老去,為它震驚、羞愧、沮喪、害怕,無法接受這樣的身分轉變,就很難把力氣集中在好好的老去。

相反的,如果你可以從容面對自己的老去,把它視為一種挑戰,便可以試著克服老化帶來的問題,幫助你發展成你該有的樣子。

變老是人類的本質。有幸度過中年後,我們無可避免得去面對一些經歷,當中有失去,也有契機。除了一些個人的特殊狀況,我們都面臨一些相同的挑戰和選擇。

我們是不是能克服面對死亡的恐懼,或一味的否認、試圖逃避它呢?我們是否還願意嘗試滿足最深切的需求,或者已經放棄了呢?是不是能持續發展出智慧,抑或已經陷入絕望呢?

是準備「輕柔的步入良夜」*,還是排除所有攔阻,緊緊抓住每一線生機?工業化的現代國家把老年視為沒有用處的累贅,但其實世界上有許多文化,將晚年視為一段充滿意義、轉化、靈性和喜悅的時光。我相信這是我們做得到,也想要做到的。

*編按:英國詩人Dylan Thomas的同名作品,意在鼓勵晚年的父親力抗生命的消逝,依然活出生命的力量。

最近,報章書籍或大眾媒體上有越來越多文章和報導指出,我們應該調整對老年人的觀點,以有別既往的方式和老年人相處、「使用」他們,並賦予晚年新的展望,期許它是一段有成就、有高潮、有創造力的時光。

晚年生活,是自我實現的最好時光

猶太神學家及哲學家亞伯拉罕.赫歇爾(Abraham Heschel)表示:「我們應該在老年把握內在成長的機會,而不是將它視為成長停滯的時期。」

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,我們的人生可以因為從事最有意義、最有價值和最充實的活動,在這個階段達到它的顛峰。在新聞報導或是生活中,我們不斷聽到那些「晚年有成」的美好事蹟。

所以,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停止發展新的觀點、尋求新的視野、敞開胸懷迎接意想不到的事物、尋求新的刺激,以及想要充分活著的強烈渴望呢?沒錯,我們年紀是大了,但是沒有道理攔阻自己透過更寬闊的意識、更深的情感,以及對自我的尊重,來提升生活品質。

我們可以發現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人,發掘自己有潛力成為什麼樣的人,同時探尋一個更完整的自己是什麼模樣。我們可以帶著信心,相信自己可以大幅改變生命的樣貌,努力追求從未料想過的目標。我們可以像榮格(Carl Jung)所說的:「一個人成長和自我實現的最大潛力,出現在人生的後半段。」

你可以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

年紀大最棒的事,是不再有人盯著你,告訴你該做什麼。我們能自由運用的時間比以前多了。面對挑戰時,外來的獎勵和懲罰減少了,現在我們只能自己獎勵自己或懲罰自己。然而,我們可以創造一個合乎實際又展現冒險欲望的生命,從中感受內在的滿足,並藉此擺脫那些認為我們的日子已經結束、現在的我們既沒用又沒價值的老年歧視。沒有人會被迫在「有創意的老去」這項志業退休。

現在應該是處理那些牽累我們、妨礙我們好好老去、阻止我們成為最好的自己的議題。

我相信,試著成為最好的自己、好好老去,並與我們面對的議題達成和解,是晚年最重要、也最值得努力的目標。

我們可以透過追求那些尚未達成的理想,來發揮更多的潛力。在這個努力過程中,我們可以學習如何讓生活變得更有效力、帶來更多的喜悅,並且選擇我們想要的生活。

我無法告訴你追求目標時,應該採用什麼確切的計畫,用什麼方法,因為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,沒有一套改善生命的方法是所有人都適用。但我相信,在為自己的目標努力時,你也會找到推動自己前進的方式。

書籍簡介


《用創意享受銀髮人生:《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》墨瑞教授談老年智慧》

作者: 墨瑞.史瓦茲(Morrie Schwarz)
譯者: 張瓊懿
出版社:大塊文化
出版日期:2024/02/01

作者簡介
墨瑞‧史瓦茲(Morrie Schwartz)

在米奇‧艾爾邦(Mitch Albom)的著作《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》連續5年位居《紐約時報》非小說暢銷排行榜榜首後,成為國際知名人物。在那之前,他是布蘭迪斯大學(Brandeis University)受人敬愛的社會學教授,以及麻州劍橋市溫室(Greenhouse)聯合心理診所寶貴的心理治療師。墨瑞的寫作內容觸及各種主題。

他一生致力於幫助人們瞭解與社會、他人,還有自己的關係。他的第一本著作(與阿弗雷德‧史坦頓〔Alfred Stanton〕合著)《精神病院》(The Mental Hospital)發表於1954年,讓他成為社會學領域的超級巨星,也為他贏得了正教授的職位,這是他在大學的第一份工作。墨瑞致力於社會正義並珍視每一個人。

*本文摘自大塊文化《用創意享受銀髮人生

責任編輯:陳瑋鴻
核稿編輯:倪旻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