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輕的時候,有朋友遇到問題來找我訴說困擾,我總是義不容辭的想幫忙解決問題。當時我覺得,只要把自己知道的答案告訴對方,事情自然會變好。然而,結果時常不如預期,有時朋友甚至會甩下一句「你不懂啦」,就不歡而散。
我百思不解,心想:「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,你問我意見,好心告訴你答案,怎麼反而招來反效果?」
後來,在閱讀心理學相關書籍時,我接觸到一個概念,才知道世界上有兩種人。
第一種,遇到問題就卡住了,會說自己盡力了,開始怪東怪西;第二種人人,遇到問題會開始拆解,去想哪邊可能有問題,哪裡還有進步可能。一念之差,成就不同的結果,這兩種人分別是固定思維和成長思維的人。
什麼是固定思維和成長思維?
固定思維(Fixed Mindset,又稱定型心態)和成長思維(Growth Mindset,又稱成長心態)是由心理學家Carol Dweck提出的兩種思維模式。經研究,這兩種思維模式對於個人學習、成長和成功,會造成完全不同的結果。
固定思維(Fixed Mindset)
固定思維是指個人認為自己的能力、智力和才能固定不變。他們相信這些特質是天生的,無法透過後天的努力獲得顯著改變。因此,具有固定思維的人通常會避免挑戰,害怕失敗。
因為他們認為,失敗意味著自己能力不足,而這種不足無法改善。他們往往會選擇容易完成的任務,以便證明自己的能力,而不是冒險嘗試可能失敗的困難挑戰。
成長思維(Growth Mindset)
成長思維是指個人相信自己的能力、智力和才能可以透過努力、學習和經驗不斷提升。他們認為,即使目前無法完成某些任務,只要透過持續的努力和學習,最終可以取得進步。
因此,具有成長思維的人往往更願意接受挑戰,將失敗視為學習和成長的機會。他們更加注重過程,而不是結果,並且不懼怕犯錯,因為他們相信錯誤是進步的必經之路。
在職場上這兩種人表現如何?
我之前就有個同事,他常常會抱怨主管不給他機會、抱怨環境不好,讓他沒有選擇。每次碰到他,他都說他接下來想往區域型的職務發展。
可是當歐洲開出職缺時,他卻不去應徵,我問他為什麼,他說他比較想去新加坡。當其他升遷機會來的時候,他又覺得自己能力不夠,就放棄挑戰。
多年過去,那個前同事目前仍待在台灣做和以前一樣的事,時不時抱怨工作、抱怨環境,抱怨自己沒得到上司賞識。
另外一位同事則非常積極的想要證明自己。他雖然能力不到位,但是很願意跳出舒適圈,有時候甚至到有點臭屁的程度。
看著他不斷的向上管理、爭取機會,我有時候還覺得這人有點愛拍馬屁。但是隨著他的位階和薪水水漲船高,我放下成見,在他離開台灣準備去美國工作時,認真的和他聊了一下。
他說,他不是個聰明人,自己也常有冒牌者症候群,覺得自己不夠好。但是如果自己都沒辦法相信自己,別人又如何會願意相信你呢?所以,他學會「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」,很多時候他爭取機會時只懂一半,但是他讓自己投入、開始練習後,在不知不覺間就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。
目前這位前同事在美國發展得順風順水,在矽谷做著營運的工作,未來還有很多成長空間。
如何培養自己的成長思維?
認識自己的思維模式真的很重要,因為具有成長思維的人在職場上都能發展得比較好。我們該如何培養自己的成長思維?
1.從自我察覺和反思開始
《逆思維》一書提到,「人們偏好感覺正確,而非實際正確」,所以遇到困難時,時常會直接下結論,覺得自己做不到。
但是,如果有辦法自我察覺這個情況,慢下來思考、拆解問題,那麼就可以開始培養成長思維。像是我遇到挫折時,我會花5分鐘反思自己在過程中學到了什麼?可以如何改進?我也很常詢問別人的看法,看看自己是否掉入固定思維的陷阱。
以上兩種方法的最終的目的,都是為了重新定義失敗。不要把失敗的原因導向「能力不足」,而是把每一次失敗視為邁向成功的墊腳石。
2.大量練習成就完美
《原子習慣》一書提到,專家和普通人的差別在於,專家願意花時間投入刻意練習。成長思維也是如此,可以透過後天練習慢慢培養。
我會從第一點提到的反思延伸,盤點自己出錯的地方,然後把這些錯誤列下來,寫在改進項目的清單內。
透過執行改進辦法、不斷試錯,看看哪個方法有效,不斷練習挑戰的心態,最終就可以擁抱恐懼,把跳出舒適圈變成習慣。
3.找到對的環境和對的人
在好的環境裡,大家會一起向上,當你看到身邊的人都很努力時,自己也會不自覺的想要變好。所以,找到對的環境、和對的人相處,就可以一起打造成長思維的文化,並驅動自己不斷進步。
遠離只會抱怨但不願意提出解決辦法的人,接近不斷反思如何變得更好的人,就可以加速自己的職涯進程,成為一個高速成長的人。
責任編輯:倪旻勤
核稿編輯:湯明潔